2009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雅戈尔”国际服装论坛成功举行

2009/04/28


聚焦时尚文化 憧憬城市文明
——2009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雅戈尔”国际服装论坛成功举行

2009 4 23 ,在万众瞩目之下,2009年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雅戈尔”国际服装论坛,在东华大学第三教学大楼二楼演讲厅揭开序幕。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聚集一堂,共同为服装事业的发展,现在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出谋划策。
现今时尚界,文化与时尚地承接一直是我国设计师乃至全世界设计师所关注的议题。自2008奥运会开幕式后,世界万人惊叹,更证明了民族的世界的。如何将时尚设计与城市文明结合,这是很多在校设计学生心中的疑问。而本次时装周论坛紧贴时下设计动向,并有幸邀请了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智利和国内著名企业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在体育用品的实用设计、时尚文化与城市布局、时尚传媒与文化安全、纽约时尚的崛起历史、智利民族编制在时尚中的延续等多个方面展开演讲和学术交流,为学生们将心中的疑团抽丝剥茧。
首先为我们带来精彩演讲的是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高骞,他为我们畅谈了上海时尚产业政策构想;接下来,美国名尼苏达大学设 计学院 教授、副院长Marilyn Delong给我们构想了21世纪的设计的城市街头时尚;之后,法国迪卡侬公司设计总监Philippe Picaud先生为我们带来运动装设计前沿观念。虽然当天他的嗓子有些嘶哑,但是去无法掩盖他演讲的激情,Philippe Picaud先生认为面对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体育用品市场依然没有萎缩,再加之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成为新兴的体育用品市场。在与更多的中国设计团队互动的过程中,传播安全、健康、快乐的运动方式。精彩的演讲随着迪卡侬与东华大学合作工作室学生设计作品的展示推向了高潮。设计学生们依次伴随模特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并进行展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设计对象为孕妇和已婚年轻妈妈的两个设计作品,设计思路新颖巧妙,贴合了消费者的立场,每每展示出一个设计点台下观众都爆发出一阵惊叹。未来设计师最后上台来,接受大家的祝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光华,他们此时的璀璨使我们看到设计界的光明前景。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高骞


美国名尼苏达大学设 计学院 教授、副院长Marilyn Delong


法国迪卡侬公司设计总监 Philippe Picaud 先生

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中国项目总负责 Raffaele Morreale 先生


Michael Casey 教授
相较于上午的青春洋溢,下午的讲座更具深度与思考性。来自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中国项目总负责Raffaele Morreale先生俨然一位空间的时尚导游,带我们领略米兰时尚与米兰建筑之间丝丝盘结的关系,对于时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他给出自己坚定的观念:时尚没有改变米兰,但是促进了米兰的发展,并且中肯的指出了上海对于时尚创造的误区;而后是鲍晓群令人深思的讲题——时尚传媒与文化安全。 博士言语幽默辛辣,旁证佐引,深入浅出,并非将一个事实简单陈述,却让我们每个人都面对了时尚工业被时尚媒体影响,而我们的时尚媒体却被欧洲媒体所影响的严峻现状;相对于Raffaele Morreale先生的空间时尚导游,那(美国纽约时装学院)就一定是时间的时尚导游,将纽约时尚工业的历史画卷呈现我们眼前;最后是来自智利的Maria Loreto Eyzaguirre G(智利少数民族MAPUCHE女工纺编者协会顾问、智利国际研究小组成员)为我们讲述了智利原住民文化以及纺织文化在时尚进程中的延续。虽然远在南美洲的设计师们与我们语言不相通,不过这不能阻隔我们对与时尚与历史地追溯。智利民族在古代用鲜艳华丽的织物进行陪葬,以此来体现自己的身份地位,这不得不使台下的学生感叹,这与我国古人竟是惊人的相似,并且许多历史考证也证明了一种推测,智利的原住民可能是从中国大陆漂流去南美洲的。而智利银饰的许多设计款式更与我国少数名族的相似。可以见得,不仅是我们民族,但凡有历史的民族都具有溯源的共性。
这次的讲坛不同与以往的讲坛,具有了使新一代设计师重新思考自我设计之路的深度。在专家学者们精彩的讲座中,一定激发出我们心中很多的思维火花。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机制,当他化作一种生活方式,包含文化内涵的时候,设计便焕发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我想他们曾经的金玉良言会铭记在我们的心底,成为我们未来设计灯塔。



Joanne Eicher
4 24 ,春雨绵绵,在漫天的诗意之中,国际服装论坛开始了她第二天的旅程,秀尽她十五年的风采。今天在逸夫楼二楼共举行了三场论坛,分别是美国博士演讲的“衣着,时尚及其文化含义”,吴娟娟博士的“时尚皮肤之下:符号意义互动理论在中国时尚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意大利BETWEEN时尚资讯公司创始人Elisabetta Berla和中国区负责Angelica de Vito共同带来的“意大利时尚设计与运作”。同时,在这里,还隆重举行了东华—IED中心成立签约仪式。
在“衣着,时尚及其文化含义”论坛中,Joanne Eicher(著有《看的见的字迹》)为我们讲解了时尚在纽约,米兰,伦敦,巴黎各国的定义,并把服装分为了职场和生活两种,加以解释了服装与宗教的关系。在讲解服装的文化含义时,博士更为我们生动举例。美国女孩十五岁的成人仪式,因其隆重又象征着个人的里程碑,因此她们盛装如同婚礼。尼日利亚的少数民族,运用印度的布匹,进行挑线处理,形成字迹民族独有的“流行”,虽然世界上的学者普遍认为这些原生态地区没有时尚的概念,但是Joanne Eicher博士却坚持认为这只是因为那里缺乏深入的研究,博士的讲演取得巨大的凡响。
吴娟娟博士(著有《中国时尚1978至今》)对于在这次的论坛中回到母校也感到非常的高兴。她从中国时尚为出发点为我们讲解了时尚中的社会心理学以及时尚中符号的象征意义,受到很大的反响。最后的“意大利时尚设计与运作”的讲座中,两位专家为我们讲解了一个公司中各个部门的运作情况。市场部掌握时尚方向,买手提供市场与设计师的平衡,设计师在色彩面料的选择上的重要性等等,为我们极度清晰的剖析了公司的运作方式。
在“意大利时尚设计与运作”的讲座之前,论坛还隆重举行了东华—IED中心成立签约仪式。“东华.IED中心”是中国东华大学服装学院与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就两院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旨在加强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和欧洲设计学院在教学与科研上的合作和交流,为中国的企业提供服装与设计领域的顾问和咨询服务,包括提高企业品牌设计、质量和形象等;并计划开设各类专业讲座、研讨会和培训班等。签字仪式由我校服装学院院长与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副校长共同完成,随后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副校长致词,并向我校赠送概念车模。IED与我校合作培养本科研究生已有六年,今日正式成立东华—IED中心,这样的教育项目是学院的第二个。IED也将承诺履行一百学时每年的教学,培训,以及人才引荐等义务。东华IED中心的成立也将成为我校在教育上的一个重大的进步,教育平台进一步扩大。


东华—IED中心成立签约仪式

东华—IED中心成立揭牌仪式
论坛以“教育为产业服务、产业推动教育发展”为主旨,为搭建国际教育和产业交流的大平台,树立中国服装教育新形象进行两天的论坛也得以圆满谢幕,。为海内外服装业界人士提供交流思想、合作研究、共同发展的舞台,为繁荣和发展中国服装业及为中国服装业走向世界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