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共建时尚之都——2012“雅戈尔”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

2012/04/19

        2012年4月19日上午九点,为期一天半的上海国际服装论坛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第三教学楼四楼演讲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是东华大学连续第十八次承办上海的时尚名片——国际服装论坛。为符合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契合上海打造成“第六国际时尚之都”的目标,在上海市、长宁区和东华大学共同制定的“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聚集区”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此次论坛以“协同创新,共建时尚之都”为主题,并邀请到相关部门领导、国内外业界顶尖高校和知名企业嘉宾共襄盛会。

        论坛开始后,作为主持人的刘春红副校长热情的介绍了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有上海市人民政府翁铁慧副秘书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邵志清副主任、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先生、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先生、长宁区商委副主任吕苏宁先生、上海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征先生、英国爱丁堡大学副校长、艺术学院院长Christopher Breward教授、法国ESMOD国际教育集团公司总裁Satoru Nino先生及董事会成员Mary Nino女士等。

        论坛首先邀请了上海市人民政府翁铁慧副秘书长发言。翁秘书长说到“上海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之地,时尚创意产业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她认为东华大学作为一所学科特色鲜明的学校为上海创意产业提供了大量的急需人才。同时,东华大学连续承办的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和时尚论坛为各国院校、协会、企业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增进了解,相互合作的良好平台,也为上海时尚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翁铁慧副秘书长希望东华大学今后继续发挥在时尚创意领域的引领作用,为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在翁铁慧副秘书长发言结束后,主持人介绍到上海是全国率先提出发展创意产业并一直致力于推动其发展。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在设想初期即得到了上海市韩正市长的大力支持。

        2010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和东华大学共同签订了“关于推进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并制定了相关发展规划。接下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邵志清副主任就“打造上海时尚之都的探索和实践”这一主题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看法。

        邵主任在论坛上提到: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时尚产业将日益成为提升城市影响力的巨大力量,国际上像纽约、巴黎、伦敦、米兰、东京以及中国香港等这样有影响力的城市,几乎无一例外的成为时尚、化妆品、珠宝、数码等时尚产业最为集中的发达地区,以富有特色的时尚企业、时尚街区和时尚品牌而闻名于世。时尚产业作为城市魅力之源正在改变着全国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时尚产业具有高创、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消耗的特征,无疑和现代产业的高端化、经济低碳化的发展方向相得益彰。时尚产业可以不受土地、资源的限制而获得快速的发展,从而激发了城市的创新活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就被誉为东方巴黎,时尚的萌芽已经种下。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成为了全国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培育了纺织、轻工产品等方面的人才,为上海时尚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以1995年首届上海服装文化节为标志,上海一直努力探索时尚产业的发展之路,研发设计使品牌营销能力不断的提升。2010年上海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称号,我们在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的过程中间得到了东华大学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东华大学的潘宁教师,也随我们一起亲手递交了我们的申请书,就是在2009年的暑假,我们到法国的巴黎递交了韩市长的申请信,也正是由于东华大学的鼎力支持,我这项工作得到了很顺利的进行。

        获得了“设计之都”的称号之后,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对时尚产业的支撑。2010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并将时尚产业列为十个重点领域之一。上海具备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特质,拥有来自世界各地、全国各地的消费人群,新天地,M50等时尚创意地标和上海时尚文化节、上海国际服装周、上海时尚电影节等时尚活动以及从今年起正式点名的环东华时尚周,逐渐呈现出广泛的影响力。

        上海是经济和信息委员会根据上海市政委的统筹安排,紧紧抓住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和设计之都的建设的契机,联合相关部门和政府,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时尚产业发展的环境。我们将重点围绕五个领域推进时尚产业的发展:一是服装服饰;二是日用化学品;三是黄金珠宝首饰;四是家具产品;五是时尚数码消费品。从政府推动角度上海在推动时尚产业的发展时将着重推进五个方面,第一,创造一个适合时尚产业发展的平台;第二,建设一批特色明确的产业集聚区;第三,建设一批自主发展的品牌;第四,建设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第五,建设设计人才,提升时尚设计能力。

        上海不仅要成为经济、科技的重镇,还应成为中西文化的汇融之地,也应成为本土文化的策源地和时尚文化的引领者。这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重大举措。时尚产业其特点非常符合上海的产业发展方向,发展前景相当可观,而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引导,是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最有利的保障。
 
              

        接下来,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先生上台做了演讲。做为时尚周的主办方,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教授对各位嘉宾、国际友人、各承办方的到来表达了最衷心的感谢。徐校长身兼校长和教授的双重身份,他的谈话也从管理者和学者的双重角度分别从三个方面谈了对于上海建设国际时尚之都的认识和我们为之努力的构想。

        首先,他强调了全面构筑创意上海时尚之都,是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战略需要。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的重要时期,建设国际化的时尚之都对本土时尚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东华大学作为国内有影响力的院校,感受到了使命、机遇和挑战 ,应积极探讨时尚教育发展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

        其次,东华大学的学科优势以及在时尚教育领域的借鉴 ,为我们时尚教育迈向国际一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强调了东华大学在国内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和领航者的角色和结合东华大学学科优势——时尚教育产业,放眼世界,联系国际,通过与世界一流院校的交流合作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不断的强化本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专业素质

        徐校长认为,积聚优的资源,打造环东华时尚产业创意集聚区,建设上海乃至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思想库、动力源和人力资源的培育基地,提出以“一学院、一基地、一中心、一楼宇”为中心的建设构想,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带动周边,积极推动上海国际时尚之都的发展建设。
 
                

        徐校长的慷慨陈词,赢得了在座各位嘉宾以及同学的热烈掌声。

        随后,Christopher Breward教授和大家分享了英伦50年来时尚发展的历史。作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深厚人文传统的国家,英国以其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艺术氛围和精致的文化生活享誉世界。

     Christopher Breward教授是一个时尚历史学家,他认为文化和历史是极其重要的,强烈的相信时尚和文化史密不可分的。之后,他重点介绍一下在英国本土设计发展中维多利亚时代的博物馆,回顾了英国历史中的英伦设计。

        Christopher Breward教授认为成为一个时尚的城市有很多的原因,但这次展览体现三点是最基础的,第一点就是如何处理历史和未来的问题,英国文化具有服务,挑战,以及批判精神,对于伦敦成为一个时尚城市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点就是要处理好创新和理想创意的关系,如果大家回顾一下伦敦的事项和历史就会发现这些关系。考虑到伦敦在过去的六十年间,最开始的展览更多的是考虑传统对于伦敦非常重要。所以更多的从传统出发。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英国的皇后建立了一个基于伦敦传统的奢侈品产业,在开幕式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比不上巴黎当地的市场在做的一些像这样非常巨大的项目,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展览关于形体的也已经非常重要了。对于苏格兰的风景产业,传统和地点的灵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伦敦和英国来说,设计师们的想法很重要的。第三点非常重要的就是关于设计过的文化遗址和没有设计过的遗址之间的关系,存在一些传统性的机构,使得设计更具有挑战性,街道文化也是设计灵感中不可缺少的,社会应当鼓励街道文化的发展,然后建立一个城市时尚机构,将各种流行的文化结合起来。同时英国还有一种诙谐的时尚设计理念,并不被大众广为接受。他们部分灵感来自于英国独特的地区文化,他们接受很少的训练,去展现一个新的现代时尚,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建立一个时尚城市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设计师们就能接受更多专业的训练,这样他们就能为消费者们设计出更有灵感的作品,将消费者们带入到设计和灵感中。另外一种时尚是进行时尚扩张,将时尚衍生到图片区域,这样就需要鼓励年轻的设计师们进行更就有挑战性的工作,使得作品具有现代化和性感的特点,同时应该关注时尚制造业,他们会将时尚的作品转变成现实的产品,它是一种混合的理想的现代的时尚,同时音乐也是一种时尚的体现。因此时尚和文化,历史,消费者,音乐,图片等也都有非常重要的关联。

        爱丁堡艺术学院是欧洲最大、建校历史最长的艺术学院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60年的爱丁堡美术学院。Christopher Breward教授认为时尚和文化有着非常强烈的关系。“传统与反叛”是英伦时尚的真正精神所在,而创新也是一直引领英伦时尚发展的重大动力。同时英伦时尚与英国的音乐结合的非常紧密。伦敦作为时尚之都之一,其发展历程为上海建设时尚之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休息过后,论坛的下半场在东华大学殷耀副书记主持下拉开了帷幕。接下来邀请到的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先生,为大家带来“行业协会服务和时尚创意产业 ”的精彩论坛。

        陈大鹏先生在一开始回顾了90年代的北京与上海,对北京与上海谁能成为国际时尚之都的问题展开讨论。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基于时尚产业的发展和崛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它们在文化、时尚国际影响力上都有着非凡的体现。

        那么,作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如何去发掘、去推动经济发展进步的呢?陈大鹏先生感叹:十多年过去了,随着中国的发展,北京、上海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些进步体现在时尚面貌和时尚氛围各个方面。

        再看现在上海的发展,在推动时尚产业方面,上海市企业和政府都做了大量工作,使上海成为了一个世界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之都。但作为一个世界时尚中心,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不仅仅存在于表象,更在于全球时尚发展的影响力、话语权,及“引领力”。而要做到这种引领力需要一个过程,其过程背后的实质即是以时尚文化、服务力、不断创新的时尚的历程,而不只是表面化,这也是一个优秀产业系统的支撑。

        谈及自己的发展道路,陈大鹏先生认为我们需要的是潜心真正做好的概念,需要的是一批像意大利那样非常专业、执着、发自内心热爱行业本优秀的企业。

        现在的中国正处在不断进步的阶段,中国整体的需求不断在提升,为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时机。陈大鹏先满怀希望的说到:“2020年中国将要建成服装强国,我们将依靠科技进步和品牌加之创造力的提升,从服装大国变成服装强国。”他强调,中国的时尚产业要走向专业化、服务化和高端化,只有各个环节产业链的提升才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陈大鹏先生铿锵有力的演讲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让我们对时尚产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国内外时尚产业的差距有了更深的认识。最后,陈大鹏先生对国内的时尚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认为产业态度、产业精神至关重要,并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提升自身的美育素质,发展时尚文化。他相信,上海成为世界时尚之都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们亦相信,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服装强国。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协会的规划与协调,而人才产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源泉。因此,时尚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正是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紧接着是长宁区商委副主任吕苏宁先生关于“环东华时尚创意聚集区的建设与发展”的论坛。

        长宁区虹桥涉外贸易“商贸、商务”为主导的功能产业环境,是环东华时尚创意聚集区发展的有利支撑。

        在吕苏宁先生看来,时尚商贸功能较为显著,时尚产业集群效应突出,但集聚区内创意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能级依然偏低、空间布局相对割裂、载体资源供应不足、时尚产业集群效应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吕苏宁先生展开了环东华时尚创意聚集区发展思路的探讨,他强调,要坚持“高端发展、融合发展、差异发展、聚焦发展、开放发展”的发展导向,着力打造特色明显、布局合理、资源集约、关联配套、竞争力强的现代都市产业集聚区。

        那么,环东华时尚创意聚集区发展应该如何定呢?吕苏宁先生认为,应着力构建“三基地、三平台”体系,成为与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定位相适应、功能完备、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的时尚流行策源地、时尚贸易集聚地、时尚品牌集散地、和时尚活动荟萃地。

        吕苏宁先生还提出了自己对环东华时尚创意聚集区的发展目标的观点:产业规模与实力大幅提升,时尚品牌和人才有效集聚,建成上海时尚产业发展新地标,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时尚创意产业链”,初步建成智能化的时尚产业“智慧城区”。

        长宁“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是上海创意产业“十二五”中的重要推进项目,集聚区“十二五”发展主要任务在于集聚四大重点产业领域,激活四大时尚产业链核心功能,优化“时尚金三角”空间布局,打造四大时尚产业支撑要素,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时尚产业功能布局。其中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的核心区之一就是东华大学建设“时尚创意中心。而推进环东华时尚创意聚集区建设的工作措施在于,加强规划落实,创新集聚区管理机制,强化资金扶持,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深化高端时尚人才引进与服务政策,不断提升城区人文时尚品味。

        吕苏宁先生感言,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环东华时尚创意聚集区必由蓝图变为现实。
 
                

        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著名企业,积极推动时尚创意事业发展。上海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征先生为我们从企业的角度探讨上海国际时尚之都的建设。

        做为一家以纺织为主的企业,上海纺织有限公司也紧跟国际时尚潮流,积极融入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大潮,大力推动本公司时尚创意的发展进步,积极的参加各类时尚创新活动,在业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

        上海纺织有限公司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企业,具有130多面的历史,其前身是1878年的清朝纺织局,后历经历史发展与变迁,成长为今天这个以“成就无限科技梦想、编织多彩时尚生活”为使命,以“致力于成为中国现代纺织的领航者和全球客户信赖的服务商”为愿景,以国际贸易、产业用纺织品和时尚产业等为核心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2011年营业收入430亿元。

        把时尚做为集团最新的核心业务的同时,他们积极的参与到中国时尚建设的事业上来,也极力的推动上海国际时尚之都的建设。赵先生在演讲中也特别提到学生创意对于公司以及中国未来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给予东华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以相当高的评价与期望。
 
                 

        最后,由世界第一所时装院校法国ESMOD国际教育集团公司总裁Satoru Nino先生及董事会成员Mary Nino女士从教育的角度谈了创意人才的培养。

        Satoru Nino先生认为中国的发展是飞速的,社会的变化引领时尚的发展,中国已经走到时尚的前列,而年轻人则应该成为中国快速发展的时尚的承担者。ESMOD是一所拥有170年历史的学校,所有的学生在时尚的环境中学习都非常努力,做教育的人士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进入这个行业都没有一个真正的目标,当代的年轻人应该有着明确自己的理念和目标。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仅仅需要灵感和创意,更重要的是“为谁服务,为什么为他服务,怎样为他服务”是最重要的三点。一个成功设计师需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用于自己的时尚创造。中国的历史是中国人最丰厚的财富,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应该会充分利用本国的文化来完成自己的创作。年轻人还有的责任不仅是完成自己的创意作品,更注重关注我们的生存生态环境,做更多的考虑。

        Mary Nino女士详细地介绍了法国高级时装学院(ESMOD)。1841年,法国著名服装裁剪大师阿列克斯拉维涅先生(ALEXIS LAVIGNE)设计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时装学院— 法国ESMOD高级时装艺术学院。从那时起,ESMOD学院就已经成为全球纺织服装行业中最为重要的培训中心之一。
 
                 

                  
     上午的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八位嘉宾提出的观点、建议以及理念让在座观众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2012年4月19日下午13:30,在东华大学第三教学楼四楼报告厅进行了2012“雅戈尔”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协同创新,共建时尚之都》论坛第二场,作为“环东华时尚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服装·艺术设计学院特邀四位来自世界各地时尚之都的权威人士进行学术演讲。演讲题目分别为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温彻斯特艺术学院院长Bashir Makhoul教授的《上海:从本土化和全球化建设创意之都》;力克全球教育合作项目负责人 Anne-Laure Frizon女士的《培养学生基于科技的创造力和技能》;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IED教育集团董事会副主席Carlo Forcolini先生的《作为社会文化的设计》;以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Ian Howard教授的《情境中的人体》。

      本场论坛由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万艳敏教授主持,每场讲座分为演讲环节与现场提问环节,万院长运用精炼的语言向到场的听众介绍每场讲座的演讲者与讲座主题,使我们在第一时间把握了讲座的主要信息。

      配合着耳麦中同声传译的精彩语句,我们迎来了第一场讲座,然而由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温彻斯特艺术学院院长Bashir Makhoul教授身体不适,不能亲临现场,故而由著名纺织品设计师钟宏教授代读Makhoul教授的发言稿,虽然未能一睹院长风采,但是所有听众仍怀着极大的兴趣认真聆听钟宏先生的《上海:从本土化和全球化建设创意之都》的发言。

                 

      在讲座刚开始,Makhoul教授通过幻灯片放映的方式向听众展示了一副2004年创作的作品题为《我的橄榄树》的作品,这棵树本身包含很多美学原理,设计十分美观,然而在感情上的意义更是深刻,树的两边是不同的土地,代表不同的种族和文化,然而如果这棵树没有根,就会四处飘零,所以人们应该领悟到加深根基的重要性。教授也由此引出了中国设计师的最大弊端,就是在于无法扎根于中华民族自身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却总是试图参考西方美学设计的关注点,而忽视民族文化精髓则是任何设计师的一大失误。

      Makhoul教授补充说,他从事过很多海外合作项目,接触过很多艺术设计方面的人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越来越发达,思维方式便会越来越向西方。中国是冷战后第一个崛起的大国,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在马丁的《中国想什么》这本书中提到,中国的知识界没有像经济界一样关注于西方的发展,而是着力于体现中国自己的理念,书中提到二十一世纪与过去的差别,是非西方崛起,在很多现代化技术的引导下,中国的力量变得很强大,中国特定的态度、价值观正改变着世界。上海是中国崛起最典型的例子,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影响力都在不断上升,上海政府正着力将上海建设为与巴黎、纽约、米兰等国际时尚之都并肩的东方时尚之都。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设计人才显著增多,竞争力在增强,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的成功举办,纺织产业日益上升的影响力,所有事实表明,中国的特征越来越鲜明,中国拥有越来越重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中国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应妥善应对差异,紧跟时尚全球化的步伐,将审美的态度和价值观更普遍的介绍给全社会。教授举例说,Helen Lee是上海知名的本土服装设计师,毕业于东华大学拉萨尔设计学院,现已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她的梦想是将自己心中的时尚带给全世界。很多设计师都关注欧洲的设计,而Helen则从欧洲设计汲取灵感,继而关注上海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设计出了大量优秀作品,极受市场欢迎;另一位设计师张达则是开拓型的本土设计师,于2005年在上海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他的作品也多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其作品已在荷兰、日本、法国等多国展出。

      所有的品牌都需要有自己的品牌根基,从根基中成长,发展到世界各地。随着中国的发展,从研究到教育领域都有很快的发展。品牌优势是文化遗产,教育至关重要。从西方教育的发展到远东地区和亚洲地区,时尚高等教育变成其中重要的分支。人们追求的不是进出口的关系,而是伙伴关系。Makhoul教授表示,许多国际艺术院校都在寻找机构来与高校开展高品质的办学合作,从东西方的差异中创造可持续的艺术课程又是大势所趋,兼顾文化和传统方面的考虑,进行联合研究,合作完成与创意产业相关的项目。已经成型的完美案例便是温切斯特学院与大连理工的合作办学,双语师资和优质的课程安排使学生从中获益。现在在中国的研究项目,多是一些与创意行业相关的原创项目,联合办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相信双方都能在合作中获得长足进步。

      当所有在场听众仍沉浸在Makhoul教授的演讲当中时,我们迎来了力克全球教育合作项目负责人 Anne-Laure Frizon女士,为听众带来《培养学生基于科技的创造力和技能》的讲座。

                  

      Frizon女士在一开场便细致地介绍了她所代表的公司,公司总部位于法国,全球业务对象以软面料、时装为主,此外还涉及到家具、汽车等行业。全球都分布着子公司,公司注重科技创新、与时俱进,每年都有10%的收益用于研发改进方面,改良公司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在力克集团的亚太市场部分,其在上海的子公司已有三十年历史。在70年代早期,公司主要致力于制板技术,后逐步转向设计方案、一体化方案、产品研发管理,致力于建立全面时尚平台。

      Frizon女士点明,当下服装市场面临巨大的压力,是不仅需要推出新产品,而且需要协作开发,还要保证价格适中,因此更需了解客户的需要。品牌商进行系列设计开发也需要技术支持,而如何管理上市时间,保证质量便成为了重中之重。很多公司花钱买技术以提高运营效率。越来越多的人也发现了在研发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包含在传统供应链、规划、设计、控制、技术投资等各个方面。Frizon女士提出了当今时代对设计师的要求,表示当下的设计师更要了解角色,了解客户需要,这才是长足发展的根本,以上海丽婴房为例,设计师需要对时尚趋势敏感、拥有精致的品味、娴熟的技能,另一方面,需要了解面料和辅料、刺绣和印花、制版知识、工艺技术等全面的专业知识。

      Frizon女士补充说,力克创办了力克教育学校,学校致力于推动服装变革,她带听众环顾了世界一流的服装院校。纽约时装技术学院的学生作品有丰富的全球化视角,色彩交流准确,为开发流程准备了一个综合性的资料库。伦敦内衣设计制版清晰,运用三维工具,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法国巴黎服装工业高等学院开创了“迷你公司”项目。学生分成小组,创造一家集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及销售于一体的公司,所有学生各尽其责,通过短期内高密度工作实现目标。其它学校则运用全球化流程,使学生与产品共同成长。

      在随后的交流提问环节,有东华的学生向Frizon女士提出了疑问,讯问力克教育集团打算以何种方式与东华大学进行良好合作。Frizon女士耐心做出了回答,她表示与东华大学的合作首先将以技术层面的支持为主,包括提供3D软件,排料,原型制作CAD的支持,并一同探讨高端解决方案的课程设置问题。

      稍作休息后我们迎来了第三场精彩的讲座,在万院长的邀请下,首先由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IED教育集团董事会副主席Carlo Forcolini先生登台,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作为社会文化的设计》的演讲。

                 

                  

      作为IED教育集团董事会副主席,著名企业家,与资深设计师,Carlo Forcolini先生首先生动的讲述了意大利的设计理念。他认为人类的设计起源于古猿人发明第一件工具,而社会公认的设计的正式开始则源于1851年伦敦世博会,在伦敦世博会上展出了大量重工业产品,著名的水晶宫也是由各个工厂加工出的部件经过运输抵达伦敦展区进行组装的,设计也非常符合当时社会白领的需求。Forcolini先生由此引出他第一条结论,设计应当是一门社会学科,时刻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紧接着, Forcolini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以米兰为代表的意大利本土深厚的设计历史渊源,以及设计与生活紧密融合的案例,例如一千年前建造的米兰大教堂,美丽依旧,屹立永恒;再比如在任何一家酒吧或咖啡厅里品尝饮料,服务员会端上一杯拥有漂亮形状泡沫的咖啡或鸡尾酒而并非为了赚取更多利润。这些都表明米兰的人们是天生的设计师,设计理念与艺术精神已深深根植在每个意大利人心中。

      随后,Carlo Forcolini先生通过系列图片描述了意大利的主流设计观点。他向听众展示了一副出自十九世纪早期一位未来主义设计家的画作,用以证明早期意大利是以农耕文明为主,因此其设计是源于艺术作品,而不像英法等国源于工业革命后人们的需求;意大利的艺术家将艺术设计与产品开发,社会公共活动紧密联系,并坚信设计师可以为现实生活带来创意,例如沿用至今的创意咖啡壶;注重环保与材料重复利用也是意大利设计的主流观点,例如用废旧飞机的零部件改装后具有现代感的摩托车;另外还有诸多使用工业部件的艺术品的案例,例如可移动式打字机,它的轻盈与紧密的设计与现代I Pad 十分类似。外形奇特的台灯,巧妙地将电线隐藏在支架当中,同时运用特殊材质的灯泡,使其成为美国电影中未来世界的象征物品之一。阿玛尼在成名前设计的第一款夹克,突破以往“盔甲式”的廓形,真正符合人体工效学,按穿着者身形展现夹克衫的美感。Forcolini先生认为,所有产品之所以可以成为现实,都是以一张草图开始的,但是真正的设计,往往需要一个团队的力量,例如一款台灯,就至少需要26名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完成设计。随后,在场的听众欣赏到了Carlo Forcolini先生本人设计的一款包含科技尖端成果的灯具,以及第一把完全用碳纤维制造,仅重950克的座椅, Forcolini先生表示,现代设计师运用到设计上的技术,并非像常人想象的,是非常现代的技术,相反,它们可能是一百年前就有的古老的技术。

      最后,Carlo Forcolini先生向听众展示了意大利时尚的标志——法拉第轿车,并强调说时尚与设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为结束语, Forcolini先生表示在高等教育培养设计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更多考虑未来如何生产产品,如果仍固守脱离设计的设计方法,那么设计的作品便是无法运用到生活中的垃圾。如此种种,引人深思。

      今日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术学院的Ian Howard教授为听众带来《情境中的人体》的演讲。

                 

      在讲座的开始,Ian Howard教授为听众展示了来自经济学家的统计柱形图,是以每个世纪一百年为单位,将各个世纪人口数量与该世纪人们创造的价值总和进行对比。该柱状图清晰的显示,在工业革命时期以前,人口数量是超过生产价值的,而十九世纪以后,人们的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创造的价值也远大于人口数量。

      随后,教授介绍了新南威尔士大学美术学院的一些发展现状与教学理念,最突出的便是跨学科的多元学习方式,他展示了学院的一些课程设置,除了传统美学理论课程,还包括听觉、视觉艺术课程,Howard教授认为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全面的设计思路路与设计视角,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创造出更有价值的设计作品。

      接下来,Howard教授讲述了新南威尔士大学美术学院对外与对内的职责与义务。由于新南威尔士大学是一所公立大学,所有办学经费出自纳税人之手,因此学院有义务最大化为公众提供服务,向社会提供创意研究与创意理念,同时帮助社会提高生产效率,这几点是最主要的对外职责;至于对内服务,学院尽全力为学生的发展着想,运用跨学科的教学法,并通过概念性知识的普及,使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独特的价值,了解自身能够最大程度为社会作贡献的方式。教授随后展示了一组学院上课的实景图片。值得一提的是,美术学院要求学生做个人的素描练习,并不只是单纯的描画,而是融入不同时期的情绪与对自我的认知来进行反思与艺术创作。学院同时也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训,包括教导学生使用科技化软件进行设计。

      而后,Howard教授介绍了诸多学院的个体项目,主要为一些空间设计项目,一些是巧妙的运用到人体身上,还有一些反应城市中的空间关系。教授说学院还曾经组织项目相关学生前往悉尼港口,对港口周边的楼层设置进行绘制与分析,探索城市楼宇设计中的人性化元素。

      教授生动地进行了讲解:在对个人形象外表的探索中,历史中有许多艺术家都对人的身体有过一定程度的困惑,难于把握服装适合什么样形体的展现,有时候穿着时装不能起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表达内心感受,反而使自身与周围人群格格不入,同时每个人私下的一面与公众的一面很难找到合理的切合点来予以表达,部分时装杂志或媒体发觉了人们心中的矛盾点,运用形象重叠的方式来造成营销的视觉冲击,对服装心理的探索,男性女性之间关系的探究,以及形象、服饰对女性从女童到少女到成熟女性成长过程中的影响,这些都是一直以来被广泛探索的课题。现代社会,女性自我意识增强,女性权利增强,自我表达,歌颂人体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与进步之所在,这些亦可以通过时装来表现。

      教授补充道,在人体的展现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到人体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就像现代社会地铁等交通体系,错综复杂而又充满联系的奥妙。同时,艺术中对人体的探究也对医学等领域产生了深切影响,曾经有设计师为一战中部分毁容并修复过的面部进行绘画,而这为医学积累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曾经还有艺术家通过模拟犯罪现场,从法医的角度,通过艺术家的方式来解决案件;而在一些整容手术中,整容师也需要同设计师进行交流;医生在部分手术前,在人体上直接进行的素描,也直接决定了整形的成败。

      Howard教授向在座的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珂玲女士等人表达了受邀的谢意,并以此终止了他的讲座。

      经过一下午将近三小时的聆听,每位在场的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学生与到场的相关人员都获益匪浅,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必将成为引领东方时尚潮流的魅力之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