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清晨5点,曙色微曦,
党委书记袁孟红率领20名非遗研修班学员、40名专业模特以及相关老师和工作人员近70人,浩浩荡荡奔赴上海火车站,乘高铁进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优秀成果展(上海高校专题)”。此次展演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部分,负责静态展的傅婷老师已赶在周末提前赴京完成了布展。4日当晚,东华师生参加节目彩排直至深夜两点。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在观看东华展品)
6月5日下午两点半,“传统工艺振兴的路径”学术研讨会在恭王府博物馆24号院隆重举行,东华大学副校长邱高、 教授陈彬,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柯玲应邀出席。研讨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主持。邱校长介绍了东华非遗研培工作的概况,他认为非遗研培促进了我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了学校的文化教育功能;也增强了我校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设计能力,对我国未来服饰行业将起到很好的作用。陈彬教授侧重介绍了我校非遗研培工作的国际化思路,突出了通过服饰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的设计理念,并结合实例说明了我校非遗研培成果所引起的国际关注。柯玲教授则从此次成果展的主题入手,阐述了“布衣经纶”四字的内涵:以“布衣”喻指东华的纺织和服装两大特色学科,也说明这些成果是东华学术与民间智慧的融合,是东华学子与非遗学员的合作,以“布衣造就经纶”的敬意说明民间智慧与高校学术之间相互哺育关系。并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提出了非遗保护、振兴传统的四条路径——注重实用的生存路径,注重生态的生活路径,注重跨界的生发路径和注重恒久的教育路径。东华代表们的发言引起同行的密切关注。
(邱高副校长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布衣经纶”主题海报)
5日晚上8点,花灯初上时分,上海的5所高校非遗研培成果的动态秀拉开了帷幕。东华大学的“布衣经纶”主题秀震撼登场,上演了本次展演的压轴大戏。20位传承人身着盛装、银光闪闪,自信登场,两位专程从贵州赶来助阵的往届学员天籁般的嗓音响彻恭王府大院内外。古朴的曲调,欢快的舞步,表达了多彩贵州人丰富而又健康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快乐的情绪感染了全场。
(非遗研修班学员歌舞表演)
这些传承人学员能够自信满满地亮相于恭王府,离不开东华研培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鼓励。许多学员表示,东华研修班学习几乎让他们脱胎换骨,不仅眼界大开、观念大变,技艺也大有精进。传承人与东华学生结对设计的32套服装铺满了银安殿80米长的巨型T台,将东华非遗研培成果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秀导徐幸芝副教授看到大家的精彩表现直呼“棒棒棒!”。而一个月来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为非遗研修班奔忙的班主任毛慧慧老师则激动得几乎要流泪,节目最后设计师陈彬教授的发言更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全体演职人员大合影)
在北京恭王府展演中,东华研培成果的专业、规范和高水平受到许多好评。而东华“崇德博学、励志尚实”的校风也在非遗研培工作中同样得到了体现。因利乘便,我们牢记“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非遗研培教学目标,抓住了首都北京这个难得的文化考察的机会,将非遗研修课程延伸到了北京。6至7日,其他老师和同学陆续回沪,袁孟红书记坚守岗位继续带队,带着学员们一起访故宫,爬长城、参观水立方等,让非遗传承人们充分感受祖国的伟大和文化的精深,并希望他们回去以后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6月8日,所有非遗学员从北京回乡,班级微信群里浓情四溢,依依惜别,一位学员这样写道:“感谢各位恩师,感谢东华,感谢有你们,人这一生的出场顺序,虽然很重要,但是还好迟到的你们,没有缺席!”其实,东华的老师也有着一样的不舍和谢意!
摄影: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