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启动建设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作为建设单位之一,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双一流”一流建设学科高校,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内首批“艺术硕士”试点高校,也是上海市文创50条中重点布局的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单位。东华大学设计学学科已初步形成以时尚与科技相结合为鲜明特色,结合产品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艺术等多个学科方向形成了文化创意、科技创新、设计创业跨界交融的时尚设计学科生态。
在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建设中承担“海派设计、高性能时尚设计”方向任务,以此为契机,学院立足上海,积极拓展设计学学科外延,打造时尚设计的辐射圈,将“上海设计”的影响辐射至长三角及全国。与上海兄弟院校,长三角及全国共计几十所院校开展合作与交流,抱团发展,优势互补,共同探索设计学学科的发展路径。通过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建设,东华大学致力将学科建设从校园内拓展到广阔的社会舞台,响应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战略号召,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助力上海“设计之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力推动设计学学科服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东华大学发挥设计学科在时尚科技领域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联合高校、地方政府和广大社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展开系列合作,对接“载人航天”、“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建设人民的美好生活。
1、助力中国航天梦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于6月17日上午送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上太空,他们成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保障航天员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的系列专用服装来自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多年的创新与耕耘。“神十二”的发射,是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之后,时隔五年,东华大学设计学科成果再次陪伴航天员们踏上太空征程。
在16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上,三名航天员身着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研制的常服帅气亮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为保障航天员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设计了系列专用服装,其中,既包括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的工作服、锻炼服、休闲服、失重防护服、睡具等,还有常服、任务训练服、专用服饰等地面任务服装等多个种类。
2、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设计点亮美好生活,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东华大学设计学科联合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等单位,于2020年成立“长三角青年乡村振兴设计教育联盟”,共同发起举办“我为乡村种风景”长三角青年乡村振兴设计大赛,组织征集了长三角地区20余所大学的1000多名大学生、青年设计师为金山19处乡村公共空间、17项本土物产设计了310份有效设计方案。该活动提供为青年设计师实践平台、完成一批乡村基层社区空间的更新、助推一批老字号、农创产品的文创设计与更新,实现了创意设计与村民参与、乡村基层治理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3、服务乡村振兴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联合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以“设计扶贫”、“乡村振兴”、“地域文化传承”为出发点,深入国家级贫困县,深度贫困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从当地少数民族民俗田野调查及研究入手,运用现代设计思维及手段,开展“西南摩梭族文创品牌开发与创新工坊”,获得四川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工作坊围绕“设计扶贫,非遗研究,乡村振新、文化传承”的主题,促进助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及精准扶贫,打通乡村振兴设计需求与人才资源、人才资源与乡村实践平台的双对接,培育大学生参与乡村更新、地域文化振兴的主动性。
聚焦贵州与云南地区非遗服饰文化传承研究,以开放创新和交流合作为指向,通过时尚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东华大学作为全国首批文旅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开展单位之一,针对贵州与云南地区传承人,连续举办八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修班,共培训刺绣传承人及师资269人。创建“传承人+大学生”结对的合作模式,利用现代设计语汇诠释传统民族刺绣文化基因,共同创新设计作品200余套,先后在英国、巴西等国内外动态展演14次,连续两次参加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使传统“非遗”文化走进了现代人们的时尚生活。
二、设计服务城市发展
1、助力上海“设计之都”建设
2020年是上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定名为“设计之都”10周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主题活动。作为联合主办单位之一,东华大学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以及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数十家单位合作,共同助力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主题活动的举办。学院视觉传达设计方向教师原创设计的“设计之都”十周年主题活动宣传短视频;环境设计方向教师策展主场展览“时尚新锐的视界”展区;2位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全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入选十年上海时尚设计力量的代表人物;3组新锐设计师的时尚设计作品作为代表作品参展。策划并举办包含展演、论坛、工作坊等8场大型活动的“东华活动周”,形成了“东华设计”服务上海城市时尚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势力。
2、举办“环东华时尚周”
通过“环东华时尚周”,向上海输出“东华设计”力量。“环东华时尚周”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经历了近20年发展历程,在后疫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时尚周持之以恒地举办。2021年4-5月,为期月余的第19届“环东华时尚周”顺利举办。本届时尚周包含时尚设计动态和静态发布、论坛讲座、创意集市、专业评选会、就业推进会等数十场活动,展现了东华时尚设计的教育与研究成果。一系列具有“东华特色”的时尚新技术、时尚新模式的智慧创意成果,推进了探索“创新、开放、协同、绿色、关怀”的设计学科发展新路,为上海增强城市创新活力、塑造城市美誉品牌贡献东华力量。
3、融入上海城市更新
2021年4月, 工业设计中心获得“上海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的正式授牌。该中心通过“艺术、技术、设计、工程”的多维互动,开展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设计的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工作,在“时尚生活产品创新”与“信息交互体验设计”方面取得系列进展,通过设计创新与知识赋能,助力数十余家国内外企业产品开发与产业升级。例如,产品设计团队设计开发的晨光儿童文具系列作品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经信委主办的首届“上海设计100+”;视觉传达团队策划主办的公益论坛(天与空创意人论坛)和展览(D-dream草坪插画展)分别入围第二届“上海设计100+”。
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针对城市的系统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东华大学设计学科不断完善“城市家具”的理论架构体系,承担完成包括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在内的30多个城市的环境系统设计及城市家具专项项目300余项;主办首届欧亚城市家具国际论坛、首届中国城市家具标准化国际会议、第十六届中国标准化论坛城市家具分论坛、2020首届上海国际城市家具高峰论坛等,研讨凝聚相关领域的成果共识和对策等。以此为基础,在国内率先牵头制定了6项中国城市家具团体标准,涉及系统建设、规划、设计、单体设计、布点设计和维护管养指南等方面;同时编制国家强制性标准《特殊设施项目规范》城市家具章节的标准条文。《人民日报》(2020年7月12日)专版登载东华大学设计学科教授署名文章“城市家具筑建美丽家园”。
三、设计激发动力与活力
1、承办创意活动
连续六年承办“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服装设计类”大赛作品发布展演,2021年吸引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12所高校参与大赛,收到投稿共计140个系列420套。2021年4月承办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服装立体裁剪设计大赛决赛,来自苏州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西南大学等26所全国著名服装院校的37个系列的立裁创新设计作品参赛。通过搭建校园创意创新与文化产业园区对接的桥梁,打通“学生作品-孵化产品-商品”的转化链条,推进高校文创教育成果与市场创新创意产业的无缝对接,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服务,逐步覆盖范围延伸至长三角乃至全国,为打造上海文化品牌奠定扎实基础。
自2019年连续主办两届“天与空创意节—创意人高峰论坛”。每届论坛云集数十位位创意人、连续多天的创意思想碰撞、分享近百个创意案例、数十场精彩演讲。2020年吸引到场观众近400人,线上直播观看量58万人次。该活动作为设计事件荣誉上榜,代表东华大学获得2020-2021年度“上海设计100+”称号,为拓宽设计学视野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为产教协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2、主办青年论坛
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共同发起“丝绸之路艺术史·长三角青年论坛”活动,2021年6月12-13日, 顺利举办首届“丝绸之路艺术史·长三角青年论坛”,旨在整合长三角高校及博物馆资源,为丝绸之路艺术史青年研究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成果分享平台。论坛共收到全国51所高校和博物馆单位的90位青年学者的投稿,来自长三角地区10所联盟单位、全国24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博物馆的专家、青年学者出席此次论坛。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多名教授担任本次论坛的特邀导师与学术顾问。本次论坛推动丝绸之路艺术史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激励青年学者砥砺奋进、勇立潮头,不断创新,为国家“新文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推动学术研讨
2021年5月9日学院主办“时尚再定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设计·泛时尚’高峰论坛”,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全国近30所高等院校艺术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此次论坛,为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设计·泛时尚”的未来学科格局与教育发展路径献计献策。本次论坛围绕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设计学学科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结合东华大学时尚学科生态链中的设计学科特色,以“时尚再定义”为主题,按照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思路,坚定文化自信、面向时代需求;拥抱科技文明、面向社会转型;坚持生态文明,面向人类未来;探索建立中国设计和东方时尚的新内涵,明确设计时尚与科技文明的融合创新,着重强调设计时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理念,初步探索了“大设计·泛时尚”的未来学科格局与教育发展。
将继续基于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建设的牵引,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发展,推进设计教育、研究、产业经济与城市创新相互衔接。进一步探索设计时尚与科技文明的融合创新、寻求时尚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挖掘“设计”的内在驱动力。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坚定文化自信、服务时代需求,为上海乃至国家的“创想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战略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