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系动态|2021workshop·握手共创——跨学科课程实验行动

2021/12/02

在国家级一流专业课程建设背景下,环境设计系不断推进机制与体制创新,构建高度开放、深度合作、多元协同、有效适应的 体系。Workshop实训类课程由设计企业、学校及项目委托方共同构成,探讨在当下的城市更新中的设计热点与突出问题,通过三方知识分享与需求的轮动,尝试设计思考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与新方式,建立一个开放的设计服务系统,以实践教育反哺城市创生。

在我校环境设计系黄更副教授和视觉传达系林峰副教授的带领下,联合华东理工大学和城市更新运营商CREATER创邑,共同发起了此次课程实验行动,以校企深度合作、跨学科多元协作拓展课程实践与社会服务创新。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萧易忻副教授受邀加入此次课程,创邑·社趣更馨营造中心主理人许引兰担任校外导师,为课程提供专业指导。两校共32名本、硕、博学生参与了历时一个月的课程开展,以「握手」为意象促进不同群体间的交流合作与创造,挖掘并呈现城市街区的故事,培力跨界想象、构建共好社区。



在城市更新进程中,我们不断关注到空间改善与人文提升并举的重要性。本次跨学科课程实验行动将设计系与社工系共融于社区营造,倡导设计环境的同时关注社会领域、联结关系的同时发散设计想象,在双学科互相促进的过程中帮助学子更了解环境设计和社区营造的践行过程。CREATER创邑作为城市更新运营商及课程共建方,也希望联合高校、学习高校智库前沿知识,并为广大学子提供实践创造平台。





(青年报、新民晚报相关报道)


汇聚漫天星火,共育街区生活力。本次课程分为街区初识、深度调研、方案提报、正式评图四个阶段。不同专业、年级的学员重组为五个分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陌生街区握手,在走街过程中全方位探悉街区,五组学员分别从人物故事、社区食堂、街区环保、罗秀尺度、菜场学校的创新视角切入社区营造,发现街区故事,陪伴街区生长,从感性认识到多维观察,不断打磨,最终形成了五个基于创邑MIX·罗秀路项目及周边片区的详细落地提案。




2021
114日,跨学科课程实验行动方案提报会在凌云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顺利开展,五组学员精彩纷呈的展现收获了导师们的一致好评。此次行动获得了青年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侬好凌云及众多自媒体的关注,也吸引了在地居民、设计师、艺术家和高校学生前来。

今天的呈现很惊艳,谢谢你们的到来,让我看到未来与希望。”汇报结束,CREATER创邑总裁方文作为特邀导师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对共建课程的高校师生致以由衷的感谢,并期待能有更多元的行动者共筑城市新未来。本次跨学科实验课程行动最终展览将于12月底进行落地搭建,策展作品将会在明年年初于创邑MIX·罗秀路项目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展示呈现,敬请关注。





-作品介绍-


第一组|罗秀便利店



组名:对对队

成员:郭佳怡 杨肖潇 卢泽棋 杨凯迪 马兰兰 俞梦琦

第一组发现罗秀路有生活气但缺少生气,有爱看热闹的人但却不够热闹。外来务工群体成为该组观察的目标人群,观察到不同群体因现实原因鲜于休闲娱乐,便提出关注群体的人生情绪,由此激发社区归属感的设想。

「对对队」挖掘社区中不同人物的故事与生活,把点滴汇聚成短片,呈现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预设计「罗秀便利店」一个没有聚光灯的舞台,配合「故事扭蛋机」「情绪曲线图」和对应的手持道具,让每个小人物的情绪都可以寄存、出租、共享、交换与转赠。



第二组|菜谱交换计划


组名:华华干饭小分队

成员:孙琳 陆佳琳 郝星晨 孟天辰 刘玉洁


第二组在街区调研时,发现不同群体与「食物」有关的需求痛点:老年朋友表示,比起图书馆大家可能更需要社区食堂;而青年伙伴则表示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做一顿饭。由此萌生了「食物」交换的想法。

「菜谱交换计划」欢迎会做饭的、不会做饭的周边居民都参与其中,只不过是「多双筷子」的事情。组员们深入社区获取居民拿手菜的家常菜谱,并绘制成插画以配合具体策展活动。通过发挥食物质朴的力量,促成社区邻里的「握手」,让邻里互助的美好在社区传递。


第三组|来都来了



组名:叮叮咚咚响起来

成员:蔡婕环 黄鑫然 王若琳 凯艾迪 钱寿福 仇舒宇 张嘉祺



第三组发现社区中可用于搭建的可回收物资源,进一步明确与罗秀路环保议题的「握手」。为提高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 反思垃圾的循环再利用,倡导社区参与共建社区环保。组员们计划通过装置艺术、杂志手册、影像访谈和儿童活动等形式,鼓励大家「一起做个装置、讲个故事、看个故事、玩个游戏」。展览主题以「握手」为基点,围绕社区可持续发展展开,建立与「社区」「贡献者」「参与者」之间的奔赴关系,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到为社区环保默默奉献者的「小人物,大故事」,践行环保理念在社区的传递与循环。


第四组|罗秀尺度



组名:大四瓜

成员:王若凡 朱洁 于昕彤 翟晓磊

第四组组以「罗秀尺度」为题,同时将「手」「尺」「物」三者 进行对比和统一,以最终用「手」代替「尺」作为度量衡单位,以微观元素度量整条街区的发展。组员们设想在开放日活动中征集街区中不同「手」的摄影作品,以此鼓励街区人们用微观细节共同构成街区的宏观场景。现场融合艺术书、啪啪圈、飞行棋装置作为展览活动内容,场景设计中以「」拼音表述的形式,传达街区的怀旧感与回忆感。

第五组|精奥附小档案馆



组名:蒸的好蓝

成员:赵云青 蒋翊莹 刘洋菲 代雅诗 陈思彤 汪艺琴 姜莱 林杰 芈清凌

第五组立足于罗秀路菜场,期望守护罗秀路的烟火气。「蒸的好篮」计划搭建一个菜篮公共艺术装置,联结菜市场与艺术空间,将识农教育和与「叫卖、跑腿、称重」等生活体验融入其中,推动儿童群体与社区真实生活的「握手」。组员们还计划通过饱含人文关怀的导视系统、公共设施、文创产品等设计成果,优化菜场环境,促进街区友好氛围的营造。


-期待我们下一次相遇-

SEE YOU!




点击下方链接回顾课程详情:


Linking计划|和街区握手的温度

Linking计划|从手捡拾街区的初识故事

Linking计划|让更多人看到未来可期的美好

Linking计划|翻滚吧,浪花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