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至29号,手机博彩平台betway必威安卓版 非遗学员回访小组开展了第17次学员回访调研。本次回访小组由非遗教研中心主任柯玲教授和文创课程主管施晓黎老师组成,回访对象为东华大学第九期非遗研修班的三位河南籍学员:开封的郭华、新乡的郭海燕和郑州的王若玉。回访历时5天,引发诸多对非遗对传承的新思考,师生双方可谓收获满满,启迪良多,再次实现了东华大学研与培的良性互动。
图1:左二郭海燕,左三郭华;右二王若玉
回访前奏:有些事总是平淡无奇,有些事却总是曲折崎岖。第九期非遗研修班是东华大学于疫情周旋的唯一一期完全线上班,历经艰难曲折方才得以完成。当时疫情肆虐不断有学员因疫情退出,这才录取了慕名东华已久的三位河南学员。而对河南学员的回访时间商量也历经数月方定。突发状况诸多,师生双双忙碌。
本次回访小组原由非遗教研中心三位老师组成,主任柯玲教授带队,教学主管张顺爱副教授和文创课程主管施晓黎老师同行。奈何时值隆冬,寒潮流感频发,出发之前张老师因病受阻。施老师又突然接到全国大广赛赴京领奖通知,学员王若玉在成都参加版本博览会,郭华的父母生病无法脱身。但回访仍要继续,最终决定调整路线,向郭华靠拢,先到开封:柯老师从上海北上,施老师从北京南下,王若玉从成都东进赶回。结果当天发现按耐不住的郭海燕也从新乡驱车一百多公里带着自己的“作业”赶来开封相见。这一期研培师生始终都是隔着屏幕相见实在想见!
此次回访虽然前奏一波三折,但过程令人欣喜:中原文化博大雄浑令人震撼,三位河南学员表现出色令人欣慰,也发人深思。
郭华:专注非遗技艺,手把手传授汴绣精髓
言语不多人淡定的郭华,当年毕业于汴绣专业,可谓是汴绣“科班出身”。她是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技师,开封市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曾多次荣获全国、省、市级“技术标兵”、“技术能手”称号。2017年被开封市总工会授予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章,开封市劳动模范,是开封汴绣厂出类拔萃的主要技术骨干,技艺创新的带头人。她在汴绣厂工作近三十年,全面掌握了汴绣针法技艺,画面丝缕和顺,体现刺绣艺术的特色,将绘画艺术和刺绣技艺融为一体,“较画更佳”。郭华更注重对学习刺绣的人员的培养指导,努力使汴绣这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永续传承,发扬光大。
开封汴绣厂是著名国营老厂。荣誉墙上挂着几十块闪着金光的铭牌。一楼展示厅中更是挤满了汴绣精品。令回访组惊喜的是二楼的传习室宽敞明亮,绣画绷整齐排开。因为周围的学校开设汴绣课程定期有学生来此学习体验。不少学校现在强调“双师型”教育,所以学习汴绣的老师也越来越多;而逢到寒暑假,外地的实践团队也很多。平时的郭华既忙于参加外出的各类演示体验活动,也忙于在此教授学校的师生来学习体验。二楼绣绷上有一幅郭华绣制进程中的《千里江山图》所有人看到了不禁惊呼。
郭华,这位平时寡言少语的学员其实非常淡定。说到汴绣,郭华立马侃侃而谈,说自己从喜欢到痴迷,因为梦想在其间,苦乐在其间,享受在其间。东华大学的非遗研培给了她很多启发。她在心得中写道:开课第一课蔡丰明老师详尽地解读了非遗政策,我作为汴绣技艺非遗传承人,感受到国家对非遗技艺的重视程度,鞭策我继续坚持初心做好传承做精技艺。接下来各种课程陆续讲到刺绣如何在服饰中运用,时尚表达、缝制工艺、服装立裁制版、品牌传播、文创设计等课程,总的目的是提升刺绣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活化的合理运用。老师鼓励学员,在工艺方面勇于突破局限,克服技术壁垒,课下整理总结充分内化,也让我对刺绣技艺在服饰中的运用有了新的认识,流传千年的传统刺绣工艺既要尊重保留、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它进行现代艺术创作;既要化整为零,又要删繁就简重新运用。最好的传承是创新,最好的创新是使用,这样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跨界融合,刺绣技艺才能得以长足发展。
图2:开封汴绣厂调研
图3:汴绣厂宽敞的刺绣教室之一
图4:郭华现场演示汴绣针法及效果
图5:郭华和她进行中的《千里江山图》
郭海燕:结合教学实践,以创新教育推进非遗传承
海燕是蓝染传承人,在高校工作,实际上跟我们的同行。她是河南科技学院文化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还是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她的研究方向为染织服装设计,主要从事扎蜡染艺术设计教学研究及服装数字化设计教学研究。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展览并获奖。2016年以来,受河南省国脉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等邀请,参加了多次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弘扬非遗文化等多次非遗技艺体验活动。2009年起,她便创办了冰竹艺术设计工作室,原创“飘”及“飘·拾色”两个艺术丝巾品牌,带领学生进行“产、学、研、创”的研究与开发,为实践教学搭建校内实践平台。就在来开封的前一晚,她还在指导学生进行蓝染作业。海燕还带来了她新设计的几款作品给施老师指导。施老师也直截了当地提出了看法和建议,海燕高兴异常。
谈到东华的非遗研培,海燕对东华大学朱奕老师的服装工艺课赞不绝口。说朱老师首先在大概了解了学员的学习基础之后,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高度提炼,两次课9个实操案例的学习,既照顾到了有基础的学员,也照顾到了没有基础的学员,案例难易程度分布合理,又与当下流行款式完美对接。课程中她选用耐心的分步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第一个实操案例就是省道。这个在服装中最为简单的缝纫技巧,在朱老师经验中并不简单,如操作不当会产生“酒窝”,用她的方法给大家示范出平服的省道,学员们的学习情绪瞬间高涨,没有缝纫机的就用手缝,学员们都缝出了没有“酒窝”而平服的省道。其他诸如褶裥、抽细摺、圆弧下摆等也都分步骤一步一步的讲解示范给大家,并一直的鼓励大家,只要多练习都可以做到,朱老师就是以这样的态度感染到每位学员。而且,到了每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朱老师都会留出给大家提问的机会,并且会非常细心的解答,力求让学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根本解决问题。
回望网课点滴,课程的学习增添了每位学员的自信,培养了大家的乐观情绪。海燕称:“这都是生命中难以忘怀的印记,愿有机会我们能线下重聚,促膝长谈……”海燕还带来了她同样热爱非遗设计的年轻同事,表示希望也有到东华学习的机会。柯老师表示,我们本来是同行,也是非遗传承路上的同志,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一定后会有期!恋恋不舍的海燕虽身为学院领导公务繁忙,还是坚持陪回访老师一起参观开封博物馆,增进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一路也激发了更多的非遗创新灵感。
图6:老师当场提出修改方案和建议
图7:回访组调研开封博物馆
王若玉:抛开铁饭碗,潜心培育非遗新传人
王若玉是一位民营企业家,也是一位郑州文化名家。她身兼河南省国脉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国脉非遗传习馆馆长、中国妇女手工协会理事等职务,是河南三位学员中最为忙碌者。她刚从成都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连夜回来,次日一早又到汴绣厂于老师们相会。不料又接到全国妇联手工协会的会议通知,次日一早又要赶往北京。回访小组随机将回访改在夜间进行。
在国脉馆我们也见到了王若玉的先生国脉馆的董事长李翔,原来他们是一对沉迷传统文化的“非遗夫妇”。王若玉本在河南省机关工作,受家人影响,禁不住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她辞去了机关工作,2017年作为创始人发起成立国脉非遗传习馆。通过非遗技艺展示展演,技能培训、社会实践、出口创汇将非遗技艺有效的转化为教育、旅游、社会资源,助力单位建设了全国第一个“民族传统技艺”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实训基地,为培育后备力量打下坚实基础。立足中原,挖掘丝绸历史文脉,整合资源厚积薄发,目前正在筹备织染绣非遗技艺集体创作中心,华夏汉民族服饰传习馆。重启郑州丝绸发源地的重要中心地位,推动河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回访王若玉,给了回访组老师更大的惊喜和意外。若玉是河南三位学员的主干,海燕在国脉有工作室,郭华常被请到她这里上课。李翔董事长是2020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这对志同道合的夫妇俩原来一起进行传统工艺品收藏,又从收藏进入到非遗保护,又在非遗保护中发现了非遗教育,如今正越干越有劲头。研培之后,若玉不断有喜讯发回东华。比如:国脉再次成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她获评郑州文化名人,她获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等。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据悉与国脉校企合作办学的河南旅游学院已经毕业生四届学生,届届供不应求!而且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国脉馆中,回访组还看到了他们已经在试用并打算出版的基本非遗教材。
关于东华研培,若玉曾在心得中这样总结:“从非遗立法政策解读到服装设计、制作工艺、时尚表达、结对创作、品牌运营等等云课程,老师一个又一个的案例分析不仅转变了我曾对于固有的保守思想,还瞬间点燃了我创作的激情。我把刺绣元素合理运用在传统服饰上、文创中,一个月时间一发不可收拾地用非遗面料和珠绣技艺创新制作,做出了两个系列四款六件服饰作品。不其然地发现这些课程和作业竟然带给我独立思考和疫情下充实的生活,疫情肆虐带来的烦躁不安也不觉然得以自愈。”
“令我很有感触的还有结对的东华大学青年学子在服饰设计新思维新理念的表达,我们之间是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是传统与时尚的碰撞,欣喜地发现因为她们,非遗正年轻!这次研修的来自贵州的少数民族同学身着她们的民族盛装,也鞭策我加快复原汉民族服饰的计划,弘扬中原丝绸起源文化,做好华夏衣裳!‘锦程’于我,是坚持多年的事业;于家,是一份母爱的传递;于国,则是优秀文化精神力量的传承。东华的研修让我获得知识、开拓眼界,国家的利好政策,让我赶上这个文化复兴的时代,如沐春风、如凤添羽。因为喜欢所以执着,这趟‘锦程’耗尽了我半生,但我仍会义无反顾地继续走下去,坚定而从容!”
受线上研培所限东华第九期的研培效果或许短期内难以立竿见影,但正如若玉所说,“思路和想法创新意识很有帮助的,学习结束不代表结束,是新的起点,我相信接下来上海的先进理念加上河南厚重文化,我们一定有更好的机会深化融合。”
图8:夜访国脉,左一为国脉董事长李翔
图9:国脉馆照片
图10:国脉喜讯
图11:荣誉证书
图12:荣誉证书
图13:商讨保护与创新
拟出版的非遗基础教育教材
回访中,东华非遗教研中心的施晓黎老师从视觉传达的专业视角出发对汴绣厂的拥挤和逼仄深表惋惜。在王若玉的国脉馆看到国脉学生设计绣制的非遗文创作品赞赏有加,对个别瑕疵也直截了当提出了修改建议。而在即将离豫当日清早,国脉馆的董事长李翔先生又再次与柯玲主任详谈近两小时,交流非遗教材的编印出版及校企合作办学等事宜。柯玲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文化类教材编写经验对教材建设本身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及温馨提醒。
东华大学第九期的三位河南学员,单位性质不同,岗位性质有异,但为了振兴优秀传统文化,她们都正朝着一个方向努力,那就是通过教育实现非遗保护传承。多年从事非遗教育研究的柯玲教授深感欣慰,“遗产保护,教育为本”,柯老师2006年提出这个基本观点,如今不断被证实。我国非遗实践已遍地开花,但也在逐步转型。正从原先的保护、创新发展向通过教育尤其是不同层级的学校教育传承方向转变。不同身份的非遗人员,齐心协力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非遗传承,前景可喜可期!作为非遗教育研究者倍觉任重道远,柯老师还给三位学员赠送了自己的新作《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田野实录》,希望对她们的创新设计有所帮助和启发,鼓励学员们继续创新实践,充分彰显非遗之美。